首页 >> 专业显卡

解读青藏铁路精神追求和谐【推荐】拉铆螺母

发布时间:2022-10-23 20:03:45 来源:亚动机械网

解读青藏铁路精神:追求和谐

青藏线是一条进藏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通往圣城拉萨的朝圣之路,五体投地、虔诚前行的朝圣者身影,是这条路上每天可见的独特风景。居住在青藏线两侧羌塘草原的藏族同胞,放牧牛羊、烧牛粪、吃牛羊肉、喝酥油茶,过着天人合一的悠然生活。然而,青藏铁路要来了,这条钢铁巨龙让人们疑惧:脆弱的高原生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藏区生活,这一切难道都要结束了吗?然而,记者的所见所闻却并非如此。

开工三年,铁路并未让藏羚羊走开

7月8日,记者乘坐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越野车从格尔木出发,前往工地采访。由于此时青藏铁路在青海境内的铺轨已接近结束,近一半的路上都看不到施工队伍的身影。青藏公路两侧,铁路路基在雪山脚下静静横卧,偶尔能看到运物资的绿色轨道车犹如巨龙悄然南游,它的终点站是唐古拉山以北接近西藏的铺轨前线。

毫无疑问,铁路已经成功进入青藏高原。那么,在可可西里无人区陪伴铁路施工3年之久的藏羚羊命运如何呢?由于疯狂的猎杀,这种美丽的动物,其种群已经由20世纪初的数百万只,锐减到了如今的5万只左右,其命运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车过昆仑山口,就进入了广阔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到了楚玛尔河附近,司机突然惊叫起来:“藏羚羊!”接着就是一个急刹车。我们急忙摇下车窗,只见公路左侧有一只小藏羚羊正准备过路,它离我们只有3米之近,体态俊美,秀气的小脑袋上是一双警惕的眼睛。不容我们细看,它快速启动,眨眼就越过公路,朝远处的雪山飞奔而去。远远望去,那腾跃的背影无比轻巧。

这个惊喜只是个开头,之后我们又两次遇到成群的藏羚羊,一群在悠然自在地吃草,另一群则在络绎穿过铁路路基下的涵洞向南去。据了解,7月正是雌性藏羚羊大规模迁移产仔的时候,每天下午都有大批通过此地。

看来,藏羚羊的活动并未受到铁路施工过多的干扰。同行的沈忠副部长介绍说,2001年到2003年,青藏铁路在此地施工时,工地曾不惜牺牲工期和承担经济损失,多次为藏羚羊停工,工人全部撤到帐篷内,等它们完全消失后再开工。平时施工时,工地周围都有围档,严禁工人走出工地骚扰野生动物,惊吓、捕猎之举更是闻所未闻。久而久之,胆大的藏羚羊习惯了在工地周围活动,双方一直相安无事。如今施工队伍已撤,保护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记者还看到,越来越繁忙的青藏公路为了让藏羚羊过境,已经被迫设立了临时红绿灯,由环保志愿者监测路况,随时阻拦车辆为藏羚羊放行。完工后的青藏铁路横亘在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路上,过路问题又如何解决?青藏铁路的做法是设立“野生动物通道”。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在青藏铁路设计时,对于穿越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尽可能采取了绕避的方案,同时根据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一是在野生动物出没点尽可能地架设桥梁,以桥代路,桥下自然形成动物通道,二是在铁路上空架设专供野生动物出入的“立交桥”。记者经过的楚玛尔河到五道梁一带,就有两座特大桥近3000个桥孔供藏羚羊通过。

今年,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青藏铁路的野生动物通道是科学有效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大部分都顺利穿过铁路预留的动物通道进行了往返迁徙。对于存在的遗留问题,如一些动物由于害怕最终无法完成迁徙、一些动物习惯翻越路基等,设计人员还在不断研究改进的方案。

完工之后,让绿色覆盖我们的足迹

青藏铁路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有多高?也许高达20亿元人民币的环保总投资可以说明问题。有人说,青藏铁路可能是全国执行环保制度最严格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人的说法是:青藏铁路要建成“世界一流高原环保铁路”,环保工作在这里是核心、重点和基础的工作。国家对青藏铁路建设提出的要求是“预防为主,环保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青藏铁路总指挥部提出的建设目标则是“质量环保双优”,指挥部、各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初就与青藏两省区的环保部门签订了环保责任书,引入了环保监理制度,这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以环保监理为龙头,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环保施工、验收制度。记者在中铁13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看到了一份该指挥部制定的《环境保护考核验收标准》,覆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工场地周围都要设立围网,工人和机械车辆都不允许超过红线范围,任何车辆都不许碾压便道外的草地,生活营区的垃圾要按规定分类处理……此外《文明施工检查验收标准》和《营区建设考核验收标准》也专门规定了环保事项。

这些林林总总的标准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提到了对草皮植被的恢复。这也难怪,青藏高原上生态脆弱,植被在高寒地带生长极为缓慢,那曲地区有一种半米高的爬地松,其生长期竟然达七八十年。这里的植被一旦被破坏,要想恢复起来是极其艰难的。生态脆弱之所以被列为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并非没有道理。

记者在中铁隧道局2工区看到,工地营区的生活垃圾被集中在一个沉降池里进行处理,而沉降池的外表上,覆盖着一层呈块状组合、明显是移植过来的草皮。原来,这便是原来修建营区时铲起的草皮,被他们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这里给予恢复。青藏铁路建设者发明的这种草皮回植技术,把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小。他们在选择营区、取土场等时,尽量选择没有草皮的荒地,如果必须占用草地,就把草皮连根一块块深挖起来,放置他处,浇水养护,等工程完工后再一块块地回植到原来的土地上。

在中铁5局第2项目部的27标段路基施工现场,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秦世祥颇为得意地带记者去看了他们在恢复草皮上的创新做法:草皮水沟和草皮护坡。以往铁路施工时,按惯例路基两侧的护坡和水沟都是光秃秃地裸露在外,他们则把原来取土时挖走的草皮在护坡和水沟里予以恢复,这样既保护了高原原生植被,又巩固、美化了工程,让铁路最终在一片绿色的包围中穿过。在草皮不够用的情况下,他们还向牧民购买本地草籽,播种养护出新的草皮。如今,他们已移植草皮30多万平方米,以前使用过的施工便道也恢复了8公里,有关方面称赞他们找到了三大难题之一的“生态脆弱”的答案。据了解,他们的这一做法将在全线予以推广。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草地,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还和中科院动植物所、林科院等单位合作,在沱沱河、安多、当雄建立了三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植草试验点,这在我国植物研究史上还没有先例。目前,植草试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绿草长势喜人。

如果说,青藏铁路施工前三年的生态难题主要是恢复草皮的话,2004年起施工主战场进入唐古拉以南水草丰美的羌塘草原,这里大片的湿地就成了人们最头疼的问题。尽管铁路在通过湿地时尽量采取“以桥代路”方式,减少破坏,但车站等占用大面积湿地却是不可避免的。

在那曲地区古露镇的桑曲河畔,有一片方圆10多公里的湿地,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长着牛羊喜食的茂盛纳草,是古露牧民百姓的衣食所靠。然而,青藏铁路古露车站选址正在此地,要占用10万多平方米的湿地,当地百姓对此极为关注和担心。负责该车站施工的中铁13局第1项目部经过多次勘查研究,最后决定充分利用湿地本身的优势,将草皮深挖3米,连同根系移植到河边无草地带,并将移植现场整平,使移植草场底面与原有湿地有相同高度。这样施工的结果是:移植草皮好,草皮成活率高,新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连成一片,最终湿地总面积并不因站场施工而缩小。

7月11日下午,记者在古露湿地保护现场看到,人工湿地里水洼遍布,纳草郁郁葱葱,除了草甸形状的不够规则外,看不出和自然湿地有太大的生态区别。在插着“建设中人工湿地”牌子的不远处,当地的藏族姑娘正在放牧牛羊,不时传来她高亢悠扬的歌声。

共享和谐,铁轨架起藏汉友谊之桥

铁路交通的便利,无疑将降低西藏各地高昂的物价,藏族群众的购买力因之提高,经济、文化、信息、科技的交流将更加频繁,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将更加美好。

然而,作为一种外来的先进文化,铁路进入藏区是否将彻底改变藏民族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由于建设者们的努力,青藏铁路的进入方式是谦卑的,它更多地在小心翼翼地尊重、适应并追求融入当地文化。这就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境界———它使冰冷的铁轨在以环保方式穿越藏区的过程中,自身也洒上了人文的光辉。

众所周知,藏民族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充分尊重这种文化,他们不仅在设计工程时对天葬台、寺庙等宗教建筑进行绕避,还为每个参建职工印发了民族知识手册,要求在铁路建设中必须切实维护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得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青藏铁路沿线新设车站众多,为了使这些车站的名字能够符合藏区文化特点,设计人员可谓绞尽脑汁。在安多县一个车站,设计者根据其藏语发音拟定汉语名为“头儿九”,但藏学专家认为用汉语“托居”可与藏语发音更相近,设计单位立即采纳了专家意见。在车站、桥梁等外观设计上,青藏铁路也力求贴近藏区文化特点,使自己的工程成为新的藏式景观。如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的拉萨河特大桥,就引入了哈达、经幡等设计理念,展示了浓郁的藏区民族风格。而2003年竣工的柳吾隧道,其洞门采用的红色边缘、代表吉祥如意的佛教图案、红白相间宫廷屋顶等藏式设计元素,使隧道看上去像是通往布达拉宫的一道方便之门。

投资巨大的青藏铁路本身已成为藏族群众的富民路。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各施工单位都使用了大量当地劳务,2004年全线藏族民工仍达数千人之多。记者在各工地藏族民工宿舍看到,他们都按地区来源集中居住在一起,饮食方式仍离不开原来的酥油茶、糌粑等,这些工地都按他们的习惯给予配给。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每天下班后都要跳“锅庄”,有的工地还专门为他们开辟了场地,大家围坐一起欣赏,其乐融融。

记者在中铁5局2公司工地看到,来自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的53名民工正在草皮移植工地施工,带队的是措美县措美镇的副镇长曲扎。曲扎是一名中共党员,汉语流利,他说,自己带来的乡亲们在工地上过得很好,吃饭由工地食堂统一供给,酥油茶、糌粑一样不缺,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都是按时发放,“明年我们还来!”小伙子黧黑朴实的脸膛焕发着欣喜的神采。

记者在中铁隧道局的那曲嘉黎县藏族民工营区看到,工人们已去工地,干打垒的院落里扎着10余顶帐篷,几位藏族妇女正在打水做饭,院子里还停着好几辆崭新的摩托车。工地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藏族同胞去年来的时候,都是骑着马来的;但今年来时,领了一年工钱的他们却把马队换成摩托队了。这便是青藏铁路带来的有趣改变。

要说受益最大的还是青藏铁路沿线各村镇的藏族百姓。走进每一个工地,几乎都能讲出几个与当地百姓搞“路地共建”的故事。有一件事尤其让当地群众感动:为了不妨碍牧区群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青藏铁路吸取当地群众意见,在设计上进行了特殊的改动,为牧民们在全线设立了200多处“过牧通道”。仅风火山隧道附近的唐古拉山乡过牧通道铁路桥一项,就增加投资数百万元,当地村委会主任萨达把它称为“藏汉友谊桥”。

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的努力得到了藏族同胞的朴实回报。他们天冷施工时,经常有附近的藏族群众送来滚热的酥油茶;当地政府经常组织歌舞队来工地慰问,为建设者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工地附近村镇有了喜事也不忘请施工人员赴宴;每逢藏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工地的夜晚总也少不了欢乐的“锅庄”。记者在青藏铁路各处采访,每次遇到藏族民工和当地群众,他们总是展露出友善灿烂的笑容,即使隔着车窗也不忘热情挥手。如果停车与他们打招呼,他们老远就飞奔过来,一个个使劲握着你的手,虽然语言不通,但那开怀的笑容却像阳光一样照亮你的心窝。他们的快乐,无疑与青藏铁路息息相关。中铁13局青藏指挥部的一份报告曾由衷地赞美这种笑容:“藏民族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和希望的民族,我们能得到他们的赞扬和支持,这是全体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光荣。”

“藏汉一家亲,共筑幸福路。”这是当地群众为青藏铁路建设者送的锦旗上的一句话,它也是青藏铁路能够得到的最好褒奖。追求成功,更追求和谐,这便是一个重点工程建设者精神的最高境界!

友情链接